考研大纲包含了硕士研究生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形式、要求、范围、试卷结构等指导性考研用书。今天,为了方便2025考研的学子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湖南师范大学2025年考研大纲:0302政治学:初试808《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祝考研成功!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 808 考试科目名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考试内容及要点
考试目标:
1、掌握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框架结构和当代中国主要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2、理解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3、运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当代中国的政治现象和问题。
考试内容:
导论
历史-空间维度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钥匙
“党政体制”是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关键词
“党政体制”概念的认识(论)意义
领导小组(委员会)、“口”或“系统”、党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党政合署办公、交叉任职、
中国政治的内在演化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体制
(一)当代党政体制缘起的历史逻辑
1、中国党政体制政治特征的三重面相
2、理解当代中国党政体制的发生和发展两个视角
3、中国党政体制的确立过程
4、党政体制作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选择
(二)中国党政体制的基本特征及运作机制
1、基本特征:一元化领导
“一元化领导”的定义 一元化领导的主要特征 一元化领导的要义
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如何发展和改善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的历程
2、中国党政体制的运作机制
作为权力轴心机制的“党委(党组)”领导
作为全面控制机制的“归口管理”
作为经营管理机制的“党管干部”
作为思想统一机制的“意识形态斗争”
作为沟通吸纳机制的“政治协商”
作为社会整合机制的“统一战线”
作为政治动员集的“群众路线”
作为从严治党机制的“巡视监督”
(三)中国党政体制的基本关系
1、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政权机关
2、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军队
3、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
4、发动机和传送带: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团体及群众
5、喉舌与公共舆论:中国共产党与传播媒体
二、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及其变迁
1、改革开放前党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取向
2、改革开放后党的意识形态的调适性变迁
3、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的创新与坚持
意识形态开辟了新的世界视野 (2)意识形态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3)意识形态形成了新的中国特色
(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特征、组织原则与政治功能
1、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特性
严明的组织边界、严密的组织体系、严肃的组织生活、严格的组织纪律
2、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的地位 民主集中制的内容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3、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功能
党的领导与党的执政 党的政治功能
(四)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
1、党的中央组织
2、党的地方组织
3、党的基层组织
4、党的领导机关的派出机构
5、中央领导小组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概述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缘起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阶段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与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功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职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体制与运行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体制
人民大表大会 常委会 委员长会议 专门委员会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
代表的产生与构成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闭会期间的工作机制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
代表的产生与构成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闭会期间的工作机制
4、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运作
组织领导
过程领导
党的领导与人大的能动性
(三)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变迁
1、组织结构的调整
2、运行机制的创新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变迁的特点及挑战
四、人民政协制度
(一)人民政协制度的历史变迁
1、人民政协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两会制度
(二)人民政协的组织结构与运行
1、人民政协的组织机构
2、人民政协制度的运行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3、党的领导在人民政协制度中的运作
政协党组 统战部 交叉任职
(三)人民政协制度的创新
1、组织结构:界别调整和组织延伸
调整界别设置,增强包容性
调整界别内部构成
2、运行机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
民主与团结:人民政协功能的动态调整
作为重要协商渠道,积极参政议政
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努力推动协商民主体系建设
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推动政策有效运行
3、人民政协制度的未来
五、中央人民政府
(一)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与发展:从政务院到国务院
1、政务院时期(1949—1954年)
建国初期党政体制的基本特征
2、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务院(1954—1978年)
计划经济时代党政体制的特征
3、改革开放时代的国务院(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时期党政关系的调整表现
(二)国务院系统的组织结构体系及特征
1、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及国务委员
2、国务院机构构成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组成部门及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国务院直属机构、直属特设机构及直属事业单位
(三)国务院系统的运行与决策过程
1、总理负责制与分工制度
决策权
人事权
预算权
审计监督权
(5)担负全面责任
2、国务院会议制度
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
总理办公会议和国务院专题会议
工作会议
党政联动的会议机制
党中央领导国务院的工作机制
(1)统合决策:中央领导小组
(2)组织整合:党政合署办公与合并设立
(3)行政协调:党的归口领导
(4)人事管理:党管干部制度
(5)内部领导:部门内设党组制度
(6)外部监督: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部纪检监察组和巡视制度
4、展望未来:党政体制下的现代行政国家建设
党政体制下的现代行政国家的基本内涵
六、纪检监察系统
(一)纪检监察系统的历史
1、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发展期
革命时期的纪检查机构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纪检监察机构
2、改革开放后的恢复重建期
维护党风党纪时期
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时期
全面从严治党时期
(二)纪检监察系统的组织与运作
1、纪检监察系统的组织
纪律检查委员会
监察委员会
合署办公
2、纪检监察系统的运作
纪律监督与监察监督
驻办监督
巡视监督
(三)党政体制中的纪检监察系统
1、委委关系与纪检体制改革
2、党政关系与纪检体制改革
3、纪法关系与纪检体制改革
七、组织系统
(一)组织系统的历史、构成与功能
1、组织系统的历史
2、组织系统的构成
结构构成
制度构成
人员构成
3、组织系统的功能
(二)党是如何管干部的——干部管理的原则与体制
1、党管干部原则
2、干部管理体制
干部管理体制的变迁
干部的分级管理
干部的分类管理
(三)干部管理体制的运行过程
1、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
选拔任用的主要标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选拔任用方式:委任制、选任制和聘任制
选拔任用具体程序
2、干部培养
后备干部的培养、挂职培养、教育培训
3、干部考核
4、干部监督
八、宣传系统
(一)宣传工作的历史
(二)宣传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宣传工作的领导机构
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统一归口协调管理机制
党委派出机构
宣传系统的基本领导方式
各具特色的宣传机构
2、宣传工作中的媒介管理体制
3、宣传的功能
表达功能、服务功能、教育功能、塑造功能
(三)宣传系统的变迁及运作
1、传媒的政治经济结构变迁
2、宣传系统的运作
宣传工作的管理规范
宣传的积极引导
宣传中的信息管理
九、统战系统
(一)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程
1、统一战线的性质,产生和发展
统一战线的性质、统一战线的产生和发展
2、统一战线的基本结构
3、统一战线的工作机制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新型政党制度
2、政治协商、政党协商、政协协商
3、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
(三)社会变迁与统战工作的发展
1、工商联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
2、社会结构分化与新阶层
十、政法系统
(一)政法系统的组织构成与历史发展
1、政法系统的概念、原则与组织
政法系统
政法与司法
党管政法
政法系统的功能
政法系统的组织及其特点
2、政法系统的历史发展
政法系统的初创与调整期(1949-1957年)
政法系统的破坏期(1957-1976年)
政法系统的重建与制度化时期(1976年至今)
(二)政法机关的组织与运作
1、政法委
政法委的组织与功能
政法委的工作制度
政法委的运作及其问题
2、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与职权
人民法院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人民法院的实际运作及其问题
3、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与职权
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制度
检查系统的运作及面临的问题
4、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的组织架构与管理体制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公安机关的改革与变迁
5、其他政法机关
国家安全机关
司法行政机关
(三)党管政法与司法改革
1、党管政法
党与政法关系中的“大权独揽”
党与政法关系中的“小权分散”
“小权分散”下的“大权独揽”
2、司法体制改革与政法逻辑
(1)循序渐进的司法改革
(2)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改革
十一、军事系统
(一)军事系统的历史起源与制度设置变迁
1、近现代中国历史中的军事力量、政党与国家
2、限制性规范中的军事系统变迁
(二)军事系统的领导原则与制度
1、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
2、党和国家的军事领导制度
3、军队内部的党组织与政治机关
党的组织系统
党的政治工作部政治委员制度
(三)军事系统的内部体制
1、军委管总的领导体制
2、战区与军兵种体制
3、国防动员与兵役体制
4、党和国家治理中的军事力量
十二、中央与地方关系
(一)中国特色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1、央地关系的制度架构
党政体制下的央地关系
中央集权制下的央地关系
央地职责同构
2、央地关系的协调
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条块关系
垂直管理与属地化管理
(三)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维度
1、中央与地方的立法关系
2、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
分灶吃饭与财政包干
分税制及其调整
分税制之后:转移支付与土地财政
3、中央与地方的人事关系
(1)党管干部与央地关系
(1)干部交流与央地关系
4、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关系
(四)地方政府
1、地方政府的沿革
2、地方政府的运作机制
纵向:压力型体制
横向:地方间竞争与合作
央地信息沟通
3、地方政府的行为
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
地方政府创新
十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背景
民族区域自治的中国特色
国家指导下的自治
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
3、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相结合
(三)民族区域自治面临的挑战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十四、基层治理
(一)中国基层治理变革的历史脉络
1、从帝国时代到近现代变革时期
官督绅治
政党下乡
2、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造与变迁
城乡基层自治制度的确立与推广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基层治理格局转换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中国基层治理的制度结构和运行特征
1、中国基层治理的制度结构
党对基层的全面领导体制
基层管理体制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中国基层治理的运行特征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以政权建设推动治理重心下移
以基层民主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以多方协同优化服务供给
(三)中国基层治理的现实挑战和发展趋势
1、现实挑战
党领导下“分工”和“统一”的内在平衡
国家权力扩张中“行政”和“自治”的关系调整
治理单元调整中“下沉”和“上移”的尺度
探索治理工作中“增效”和“减负”的矛盾
化解村级组织政经“分开”和“合一”的两难处置
城乡基层治理“二元”和“一体”的改革推进
2、发展趋势
党政权力统合
创新治理结构
促进资源整合
技术赋能治理
城乡融合发展
十五、群众与公民
(一)群众与群众路线
1、群众与群众路线的演变
形成期
成熟期
发展期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3、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与实践创新
(二)群团组织的定位与改革
1、群团组织的发展与定位
第一阶段,群团组织是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群团组织是社会整合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生力军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时期,群团组织在调适中寻求发展
2、新时代群团组织的改革
(三)公民权利的扩展
1、公民权利扩展的三个维度
民事权利的发展
政治权利的发展
社会权利的发展
2、公民权利的成长形态
3、公民权利成长形态的动力机制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湖南师范大学2025年考研大纲:0302政治学:初试808《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大纲的信息,尽在“考研大纲”栏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