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校资讯 > 考研大纲 >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

考研大纲不仅能给你一个复习的方向,还能帮助你梳理整个知识大纲,方便学习。考研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祝您考研顺利!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1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2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3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4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5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6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7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8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9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10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11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12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13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14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15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16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17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18页

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第19页

以下为《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文档文字版,内容仅供参考,详情请下载文末附件查看:

重庆三峡学院 2024 年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 
试复试笔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 小学教育概论 
试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知识 和 基本理论 50 分 
理论运用 50分 
试卷题型结构
1、 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2、 材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考试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 小学教育相关 的基本知识 、 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 并能运用相关 的 小 
学教育 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 小学教育 教育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初等教育学与小学教师养成 
一、前教育学时期的教师养成
1.《论语》 
2.《学记 》、《大学 》、《师说》等是我国古代时期的教育专著。 
3.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在古代西方 , 苏格拉底 、 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 昆体良等哲学家 、 思想家和教育家 , 在 
他们的著作中阐发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法的原理。以柏拉图为例,他在《理想国 》 
( Republic ,又译《国家篇 》)中,阐述了他的经济、教育、伦理道德、美学、艺术和哲学

观。他还继承发展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 “ 启发(问答)教学法 ”(产婆术 )。 
二、初等教育学创立与小学教师养成的制度化
1.“ 现代科学之父 ”、英国哲学家培根( Francis Bacon,1561~1626 )开辟了近代科学教育发 
展的先河。他于 1623 年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首次提出 “ 教育学 ” 应作为一门独 
立的科学。
2.近代教育学独立的开端 : 1632 年 ,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 《 大教学论 》 被认为是近代教育 
学独立的开端。洛克 1693 年出版的《教育漫话 》、卢梭 1762 年出版了《爱弥儿》和德国著 
名的哲学家康德都从不同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教育理论。特别是初等教育思想。
3.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4.对教育做过贡献的其他教育家:第斯多惠,乌申斯基,裴斯泰洛奇 
三、初等教育学发展与小学教师专业化
1. 教育学的创立和初步发展,使师范教育走上了科学化的轨道。 
2. 师范教育的升格迫切呼唤教育科学的发展。 
3. 进入 60 年代,世界经济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尤其是以原子能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标 
志的科技革命 , 将义务教育进一步推进到高中阶段 。 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于教师的要求不 
再是数量和学历,而是教师的进一步专业化。
4. 教育科学的发展既加强了中学与小学教师教育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 也进一步示明两者在专 
业上的分化和差异性。
5. 中小学教师专业结构有着各自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6.2002 年 12 月,中国教育学会设立初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开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以及 
小学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2010 年 11 月教育部成立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 
负责起草《中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规范 》。我国小学教师专业 
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二节 初等教育学对小学教师专业化的作用 
一、 几种小学教师素质观的辨析 
(一 )“ 有了知识,就能当好教师 ” (二 )“ 有了能力,就能当好教师 ”(三 )“ 自我反思 ” 
二、初等教育学对小学教师专业化的作用
(一)促进小学教师的社会化
1.个体的社会化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 , 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成员的过

程。
2.教育理论的作用和功能: 
( 1)认识和导向功能 ( 2)判断和决策功能( 3)引领和提升功能 。 
(二)促进教师个性化的功能
1.启发教育自觉 2.形成教育智慧 
第二章 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古代的小学教育 
一、古代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学校 —— 苏美尔学校 . 
2.古代小学教育的职能:一是蒙养;二是进行社会道德伦理和文化礼仪的教化;此外,也 
作为 “ 大学的补充 ”,尤其是在科举时代小学更是为科举考试服务。 
二、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1.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严重脱离。 2. 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宗教性和等级性。 
3. 教育制度和方法以纪律约束和体罚为主 ,强调师道尊严 。4. 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 。 
第二节 近代小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近代小学教育的产生
1.夸美纽斯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把人的教育分为四个阶段。 
2.近代小学教育的作用: 
( 1)作为慈善事业的小学教育 。( 2)作为公共事业的小学教育。 
二、近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1.宗教性和慈善性 2.民族性和国民性 3.义务性和普及性 4.科学化 
第三节 现代小学教育产生与发展 
一、现代小学教育的发端
二、现代小学教育的变革
三、现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三、现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1.现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联系 2.教育科学化和教育水平的日益提高 。3.教育逐 
步普及,教育对象不断扩大 。 
第三章 小学教育性质论

第一节 教育的基本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
1. 外延不同的划分 
( 1)广义的教育( 2)狭义的教育( 3)特指的教育( 4)中义的教育 
2. 出发点不同的划分 
一是从社会的角度 。 前苏联及我国的教育学研究者大多从社会的角度 , 强调社会对个体 
的影响 , 注重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 二是以个体为出发点 。 欧美的教育学者则更多是以个 
体为出发点来理解和定义 “ 教育 ” 的。如法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 :“ 教育应当依照儿 
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 
3. 词源及内涵不同 
我国古代的教育活动在教育家和教育文献中 , 主要用 “ 教 ” 和 “ 学 ” 来标示 。 这种活动 
主要通过由上而下 、 由外而内进行的 。 我国现代意义的 “ 教育 ” 是自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 
从日本翻译而来 , 代替原来的 “ 教 ”、“ 学 ” 成为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现代汉语中的一个 
词汇而被广泛使用 。 但我国 “ 教育 ” 的传统内涵自觉和不自觉的渗透在现代人对 “ 教育 ” 的 
理解和定义当中。 
西方 “ 教育 ” education 的拉丁词源为 educare , 意为 “ 引出 ” 之义 , 即采用一定的手 
段,把某种存在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
二 、教育的构成要素 
(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二) 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基本形态
1. 家庭教育 2. 学校教育 3. 社会教育:
第二节 小学教育的基本性质 
一、小学教育性质的制约因素
(一)小学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 经济制约 2. 政治制约 3. 文化制约 
(二) 小学教育的内在规定性 
二、小学教育的性质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1.什么是小学教育 
作为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 小学教育是与学前教育 、 中等教育 、 高等教 
育并存的一个教育阶段 。 由于小学教育与初等教育 、 基础教育等概念连在一起 , 我们需要通 
过比较来加以认识。
( 1)初等教育与小学教育 
( 2)小学教育与基础教育 
(二)小学教育的性质
1. 小学教育的全民性 2.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3. 小学教育的平等性 4. 小学教育的优先性。 
第三节 我国小学教育的性质特点 
一、我国小学教育性质的历史演变
二、我国小学教育性质的当代特征
(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基础性(三)我国小学教育的平等性
(四)我国小学教育的优先性。 
第四章 小学教育功能论 
第一节 小学教育功能的历史发展 
一、什么是小学教育功能 
小学教育功能是指小学教育在与人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 。 小学教 
育功能是由小学教育的性质及其相关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制约因素共同决定的 , 是小学教 
育性质及其结构特点满足主体需要的表现形式 。 小学教育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本体功能两个 
方面;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两种形态;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两种指向。
二、小学教育功能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小学教育功能
(二)近代小学教育功能
(三)现代小学教育功能 
第二节 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小学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
二、小学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知识和能力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三、小学教育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
四、小学教育提高全民基本文化素质,促进文化交流、国际理解与和平

第三节 小学教育的本体功能 
一、小学教育对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有着重要作用
1. 小学教育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准备 
3. 小学教育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和功能 
二、小学教育对人的生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功能
1. 为人的生命发展孕育潜力、注入动力、奠定基础。 
2. 为人的生命发展创造快乐幸福的童年。 
第五章 小学教育目标论 
第一节 小学教育目标概述 
一、教育目的与初等教育目标
(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构成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教育活动所培养的人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的一种预期和设定 。 
( 1)由谁厘定 —— 教育目的厘定主体的确立。 
教育目的及其厘定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外在教育目的 , 体现国家 、 政府和教育 
行政主管部门在 “ 为谁培养人 ” 和 “ 培养什么样的人 ” 这样一些根本问题上的意志和要求 。 
它一般是指向未来 、 全体的统一要求 , 是一种 “ 应然 ” 的 、 较为抽象的指令或指导性的要求 。 
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强制性和权威性 。另一类是内在教育目的 ,它是教育主体结合现实情况 、 
自身利益立场 , 所确立的对自身教育实践活动发生具体 、 直接作用的教育目的 。 这种内在教 
育目的 , 反映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 “ 实然 ” 状态 , 借助一定的理论主张 、 社会舆论 、 个体 
的思想理念而存在 , 我们很难用外在的教育目的来代替教育活动过程中实际奉行的教育目的 
的。
( 2)根据什么来培养人
无论外在教育目的还是内在教育目的 , 无不体现着特定的教育价值取向 —— 即根据什么 
来厘定教育目的和为谁培养人 。 我们大致将其分为社会本位和人本位两大价值取向 —— 要么 
是为社会培养人,要么是为了促进人自身的生长和发展。它们各自又有许多派生的亚种。
( 3)培养什么样的人 —— 教育目的规格目标的制订 
教育目的直接体现在它所制订的具体规格目标上 , 即教育目标 。 教育目的可以作更具体

分解 , 即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做出具体的目标规定 。 如初等教育目标 、 中等教育目 
标、高等教育目标、终身教育目标。
(二)小学教育目标 
小学教育目标不是一个国家总教育目的简单演绎 , 而是社会政治 、 经济 、 文化等客观条 
件与教育主体的价值取向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小学教育目标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总的教育目
的 , 是总的教育目的在初等教育阶段的体现与落实 ; 小学教育又应当充分体现初等教育性质 
与功能的特殊性。
二、初等教育目标的依据与取向 
小学教育目标的厘定,包括对小学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选取、规格设计和结果认定 , 
受到一系列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一)客观依据
1. 社会因素 
小学教育目标的厘定,首先要客观地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 人的因素 
小学教育目标不仅要充分反映社会的特点和需要,而且要尊重人本身的发展特点和需 
要。
(二)小学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有两种 ——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和人本位的价值 
取向。
( 1)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 2)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第六章 小学教育内容 
第一节 小学教育内容的制约因素 
一、小学教育目标的直接规定
二、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首先 , 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 必须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 
— 劳动者素质培养的需要 。 其次 , 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 受到社会政治因素的影 
响。这一点,我们可以结合上一节有关政治因素对教育目标的制约进行理解。 再次,文化 
和科技对小学教育内容的制约。

三、学习者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首先,应考虑课程能为学习者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怎样的准备。
其次 , 课程必须围绕学习者全部生活经验加以拓展 , 充分重视学习者在学习和发展方面 
的差异和潜力 , 重视学习者独特的需求 , 使学习者以一种自己所熟悉的方式学习和同化不熟 
悉的知识。
四、教育科学理论及不同流派 
经验主义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五、教师的学识水平、人格特征和价值观念 
第二节 小学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 
一、小学教育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 
从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看:开始是为劳动人民子弟直接就业和谋生做准备的读写算方 
面的知识 、 劳动纪律和宗教教义 , 逐步扩展成为为进一步接受中等及其以上教育打基础的普 
通教育 ; 进一步发展 , 成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基本学习需要 、 促进儿童个性全面 、 和谐 、 健 
康发展的基础教育 。 在这一过程中 , 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不断扩展和丰富 , 每个组成部分的 
内涵和功能也不断发展和变革。
二、小学教育内容的形式结构 
小学教育内容的构成形式 , 也就是课程设置的类型 、 结构 , 与小学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 
是相辅相成。小学教育课程形式和类型也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一定的发展规律。 
第三节 我国小学教育内容 
一、我国小学教育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我国小学教育内容的形式结构 —— 课程 
1. 《奏定学堂章程》 (1903 年 ) 
2. 中华民国 
3. 新中国 
第七章 小学教育制度论 
第一节 现代学制概述 
一、现代教育制度下的学制 
现代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的组织和制度化形态 , 是国家制度的一部分 , 是现代国家各种 
教育组织和机构体系及其运行管理规则的总和。现代教育制度包括:教育制度的目标系统 ;

教育制度的规范系统;教育制度的组织系统;教育制度的工具系统 。 
二、现代学制产生和发展
(一)现代教育机构和组织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二)现代学制度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1、学制的类型结构不断向分支型、单轨制方向发展
2、学制的层次结构不断向一体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3、现代教育制度由制度化、机构化不断向非制度化、终身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 小学教育学制的国际比较 
美国小学教育学制 ; 英国小学教育学制 ; 德国小学教育学制 ; 法国小学教育学制 ; 俄罗 
斯小学教育学制;日本小学教育学制;印度小学教育学制。 
第三节 我国小学教育学制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与沿革
二、我国现代学制体系中的小学教育 
“ 癸卯学制 ”:把小学教育作为整个学程的第一 阶段 
“ 壬子癸卯学制 ”:小学教育应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培养儿童的道德基础 
“ 壬戌学制 ”:培养儿童健康的身体,陶冶儿童良好的品行,发展儿童的生活能力,启 
发儿童的思考能力以及爱国观念等。 
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培养参加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各项工作接班人为目的兴办小学 。 
1952 年 :《小学暂行规程》 
1986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5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 — 2020 年 )。 
第八章 小学教育机构论 
第一节 学校概述 
一、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 、 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 。 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 , 是 
有计划 、 有组织 、 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 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 、 最普遍的 
组织形式 。我国的初等教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 。自夏朝以来 ,我国相继出现了 “ 庠 ”、“ 校 ”、 
“ 序 ” 之类的教育机关 。 奴隶社会的教育制度发展到西周略成体系 。 学校主要分为国学和乡

学两种,教学的内容主要以礼、乐、射、御、书、数,即 “ 六艺 ” 为主。 
二、学校的性质与功能
(一)学校的公益性特点
1、学校具有公益性,它与企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1)设置目的不同 
( 2)调节手段不同 
( 3)与政府关系不同 
( 4)产出不同 
2、学校的公益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 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 2)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教育与宗教的分离是体现教育公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小学的性质与功能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是一种全体公民在法定年龄应受 
的基本教育 。 它既是每一个公民个人受教育的一部分 , 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接受者为数最 
多的一个教育阶段。
三、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 是指某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 
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整合与结晶 , 
它表现为某所学校的 “ 综合性 ”,是某所学校有别于其它学校的重要标志。 
(二)学校文化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特殊文化
3、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4、学校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厚积淀的文化 
(三)学校文化的功能
( 1)导向作用 ( 2)约束作用( 3)凝聚作用( 4)激励作用 
(四)学校的文化构成 
学校文化从其构成上来说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 学校物质文化 、 学校制度文化 、 学校精神

文化 。 学校制度文化包括了学校传统 、 学校仪式和学校规章 。 学校精神文化主要指学校内师 
生认可的行为方式 、 价值观念 、 群体目标 、 治学态度 , 以及种种思想意识 , 表现为学校人际 
关系 、 学校风气 、 学校传统及学校成员的审美趣味 、 道德情操 、 思维方式等 。 学校精神文化 
包括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 
第二节 小学的设置与结构 
一、小学的设置 
现代小学的发展比大学和中学要晚得多。
为了实现学校的功能,小学的设置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校舍、 
场地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 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 , 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 ; 有按规定 
标准配置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二、小学的组织结构 
小学的组织结构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目标要求 , 将职务 、 岗位 、 人员组合起来 , 形成层 
次恰当、结构严密的有机整体。这里指的是学校行政管理组织机构。 
小学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体现如下原则 :有效性原则 ;精简性原则 ;党政职能分开原则 。 
依据学校组织活动性质的不同,可将小学组织机构分为学校行政性组织机构和学校非行 
政性组织机构。前者承担学校的具体管理职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后者起保证、配合 、 
监督和制约的作用。
三、小学班级
(一)班级的性质
班级是由一位教师 ( 或几位学科教师 ) 和一群学生共同组成 , 经由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实现 
某些功能 , 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社会体系 。 今天对班级本质的理解主要认为班级既是开展 
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又是生活集体单位。
(二)班级的功能
1. 社会化功能 2. 个性化功能 3. 选择功能 4. 保护功能 
(三)班级的管理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 , 运用科学的方法 , 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 实现共 
同的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 。 简单地说 ,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对所带班级学生的 
思想、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等工作的管理。班级管理是学校内部的基层管理。

1.班级管理的模式
我国小学班级管理有四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2.班级管理的原则 
小学班级管理原则是根据小学班级管理目标和管理规律而确定的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 
基本要求和准则。 
( 1)全员激励原则 ( 2)自主参与原则 
( 3)教管结合原则 ( 4)情通理达原则 
( 5)平行管理原则 ( 6)协调一致原则 
3.班级管理的方法 
从一般意义上概括地谈班级管理可以采用的方法:
( 1)培养班级成员的集体意识 。; 
( 2)建立班级规则; 
( 3)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 
( 4)引导班级内非正式组织。 
第三节 小学教育环境 
一、小学教育环境的内涵
(一)教育环境概述 
广义上 ,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 社区文化 、 家庭条件以及亲朋邻里等 
等 ,都属于教育环境 ,因为所有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都制约和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 ; 
狭义上 , 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活动的时空条件 、 各种教学设备 、 校风班风 、 师生关系 
等等。
(二)小学教育环境 
实质上 , 从时间特性上看 , 教育环境不是先于人的存在 , 而是人产生以后的创造物 。 人 
的创造活动是无止境的,所以教育环境必然是发展变化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环境。
二、小学教育环境的层次
1. 教育环境 2. 教学环境 3. 学习环境 
三、小学教育环境的类型 
在教育领域 , 视角不同 , 对环境的分类也不同 。 比如 , 从其存在形态来看 , 环境可分为 
有形环境与无形环境 、 动态环境与静态环境 ; 从其分布上看 , 环境则可以分为室内教学环境

和室外教学环境,等等。 
目前比较流行的分类 , 是把教学环境分为物质的 、 社会的和心理的三类环境 。 根据小学 
教育环境的文化本性,当代小学教育环境也可以从空间系统维度和时间过程维度进行分类 , 
从空间性看就有实体性教育环境类型,从时间性看则有功能性教育环境类型。
四、小学教育环境的优化
(一)优化校园物质环境
(二)优化学校的文化环境
(三) 优化教学环境 
(四) 优化学生学习环境 
第九章 小学教师论 
第一节 小学教师职业 
一、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 
教师成为一种职业 , 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和教育发展水平基础上产生的 ; 随着社会发展 
和教育的发展,教师职业的性质、地位、职能等也发生着变化。
(一)教师职业的非专业化阶段
(二)教师职业的初步专业化阶段
(三)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阶段
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分析
1.利伯曼观点,专业性的职业应具有以下特点和标志: 
( 1)这种职业提供的是范围明确、不可缺少和替代的一种社会服务; 
( 2)在提供这种社会服务时,运用高度的智力和技术; 
( 3)它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教育和训练; 
( 4)从业者个体和群体具有很广泛的自主性; 
( 5)从业者在职业自主性的范围内,对自己作出的判断和行为负完全的责任; 
( 6)从业者重视的是社会服务本身,而不是营利; 
( 7)从业者形成综合性的自治组织; 
( 8)该组织拥有具体的伦理纲领。 
2.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应当体现: 
( 1)专业知能: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工作方面的专

业能力;
( 2)专业道德:服务社会的教育信念、从事专业活动的伦理规范和专业精神; 
( 3)专业训练:长时间的系统专门职业训练和不断进修学习的机会; 
( 4)专业发展:通过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在实践和反思中实现不断的专业成 
长和提升;
( 5)专业自主:拥有相当程度的专业自主权; 
( 6)专业组织:以提高教师的政治、经济和专业地位,维护教师职业的权利、利益,促进 
教师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 监控教师的专业行为以保障客户和社会的利益 、 维护教师的职业形 
象和声誉,提高教师专业水准、促进教
3.教师专业化,两个相互依存的基本方面: 
一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 即在教师群体的努力和国家 、 社会等方面的参与和支持下 , 使 
教师职业符合专业标准、获得专业地位,从而由普通职业发展和提升为专门职业的过程。 
二是教师个体 ( 教师从业者 ) 的专业化 , 即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 , 依托专业组织 , 通 
过长期的专业教育和学习 , 获得专业知识 、 能力 、 道德 , 实施专业自主 , 成为教育专业工作 
者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保障和必然结果 , 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 
根本方面和内在源泉。 20 世纪 50 、 60 年代的西方国家的教师专业化运动,主要是通过教师 
罢工和斗争 ( 即工会主义 ) 或提高教师入职标准 ( 即专业主义 ) 等手段和策略 , 来谋求教师 
专业地位和素质的整体上移 , 但一直是举步维艰 、 收效甚微 。 80 年代以来的教师专业化转向 
教师个体主动的专业发展 , 通过实现教师个体的专业化 , 从而在根本上实现教师专业化 。 这 
使教师专业化进入一个崭新的发
三、小学教师的专业化
四、小学教师的作用和地位
(一)小学教师职业作用 
小学 教师职业的根本职能和作用在于两个基本的方面 : 一是教书育人 , 促进人的成长和 
发展;二是传承文明,促进社会的延续和进步。
(二)小学教师职业地位 
教师职业的地位主要体现在教师应当获得的经济收入、社会权益和职业声望等方面。
( 1)经济待遇。

( 2)社会权益。 
( 3)职业声望。 
我国 1993 年颁布的 《 教师法 》 明确提出 :“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 承担 
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 基于教师职业的专 
业性质和所承担的神圣使命,该法提出 :“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 
治教育和义务培训 , 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 全社会都应当 
尊重教师 。”“ 教师的平均工资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 
高 。” 近年来,在政府、社会以及教师自身等多方面的努力之下,我国教师职业的地位有了 
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出现 “ 师范热 ”、“ 教师竞聘难 ”、外流教师的 “ 回流 ” 现象。但提高教 
师职业的地位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 这一方面要求政府 、 社会改变传统观念 , 确立教师职业的 
专业性质 ,并以此建立新的教师工资制度和晋升制度 ,赋予教师相应的专业权利 。与此同时 , 
提高教师的从业标准 , 改革教师教育 , 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 是改 
善教师职业地位十分重要的内在条件。 
第二节 小学教师角色 
一、小学教师角色的构成 
教师角色是教师作为 “ 普通人 ” 和作为 “ 教育者 ” 这两类角色的复合体 , 体现教师角色 
两重性的矛盾统一体。
(一)作为 “ 普通人 ” 的教师 
( 1)教师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一员 
( 2)教师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劳动者 
(二)作为 “ 教育者 ” 的教师 
二、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型 
教师角色既具有自身的逻辑结构和质的规定性,同时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 
以及教育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影响。随着社会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 , 
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然带来教师角色的转型和发展 。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将极大地推动教师 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的深刻改变和转 
型。反言之,教师角色转型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 
(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发展成为学生发展的有效促进者。 
( 2)教师由既定课程和教学内容、方法的执行者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 3)由知识的拥有者发展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学习共同体的一员。 
( 4) 由特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传递者 、 示范者发展成为儿童道德发展和价值信念的引 
导者和推介者。 
第三节 小学教师素质 
一、小学教师素质的自然制约性与后天习得性
二、小学教师素质的社会制约性与主体建构性
三、小学教师素质的结构性与过程性
(一)教师素质的结构 
教师素质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结构,其内部包含着相互影响和关联的复杂的成分,是一个 
内容和结构的统一体 。 构成教师素质的各个要素不是简单累加的 , 而且 , 教师的某方面素质 
很难离开其它素质而单独存在和发挥作用 。 教师素质总是整体呈现和综合作用的 , 构成一个 
具有特定结构的有机整体。
( 1)职业道德 
( 2)教育观念 
( 3)专业知识 
( 4)专业能力。作为教师,出色的能力是理所当然的素质要求。这种能力一方面包括一般 
能力(或称为通用能力 ),如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方面的能力,人际交往、沟通 
和表达能力等等 。 另一方面 , 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 。 这虽然 
是以前者为基础的 , 但也有着教师专业的特定要求 , 主要包括教育能力 、 教学能力 、 自我监 
控能力。 
① 教育能力 。 教育能力主要是特指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和管理的能力 , 包括教师担任班主 
任的教育计划和预见能力 、 组织和管理能力 、 教育问题的诊断和实际解决能力 、 教育的自我 
监控和反思能力等。 
② 教学能力。教学能力包括一般教学能力(各式各样教学所需要的基本的教学能力 ), 
由教学认知能力 、 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构成 。 所谓教学认知能力 , 是制教师对教学 
目标 、 教学任务 、 学习者特点 、 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 包括分析 
和掌握课程标准的能力 、 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 对学习者学习准备性和个性特点的了解和 
判断的能力等 。 教学操作能力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的教学运作和解决教学问题的 
实践能力 。 如语言表达能力 、 非语言 ( 体态语 ) 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 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

能力、教学呈现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等。 
③ 教育监控能力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 无论是教师的教育能力还是教学能力 , 都是在教 
师的教育监控能力的作用下发挥作用的 ; 同时 , 教育监控能力又是教育教学能力形成和发展 
的内在机制和动力 。 所谓教育监控能力 , 又称为反思能力 ,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育教学的成 
功 、 达到预期的教学教育目标 , 而在教学教育的全过程中 , 将教学教育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 
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目前 , 
国内外的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都十分强调培养 “ 反思型教师 ”,开展教学反思,正反映出教 
育监控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对于教师素质的形成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亦即教师素质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提升和完善的 
过程 。 这个过程是教师主体与其专业生活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的过程 , 教师专业发展总通过 
教师主体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实现的。
这一过程具有终身性 、 阶段性 。 国外对此提出了种种理论和研究框架 。 我国学者也在积极探 
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阶段和发展规律。如白益民根据教师不同时期的 “ 关注 ”,把教师专 
业发展划分为 “ 非关注 ” 阶段 、“ 虚拟关注 ” 阶段 、“ 生存关注 ” 阶段 、“ 任务关注 ” 阶段 、“ 自 
我更新关注 ” 阶段。 
第四节 小学师生关系 
一、小学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及其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师生关系教育过程中最核心的纽带 。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 , 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而以特定的方式结成的复杂的互动 
关系 。 在这种关系中 , 显示出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角色 、 地位 、 行为方式和相互的态度 。 教师 
与学生总是相辅相成 、 相对应而存在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的 ; 同时 , 师生关系具有相互影响 
和建构的互动关系 。 正确认识并成功建立现代教育下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 , 是一个重要的 
理论和实践课题。
师生关系的意义
( 1) 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 。( 2)师生关系的生命意义 。( 3)师生关系的文化意义。 
二、小学师生关系的内涵与建立
(一)师生间的社会关系

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集合 , 在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的过程中 , 缔结成特 
定的代际关系、法律关系和道德关系等。 
首先,教师作为成人社会的代表,尤其是作为 “ 家长的代理人 ”,进行着社会规范和社 
会经验的代际传递 , 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 第二 , 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法律关系 。 即师生关 
系的重要基础是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 教师与学生之间各有自己法定的 
职责 、 义务和权利 。 第三 , 师生都作为一个社会成员 , 必然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 。 师生 
关系应当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道德行为的楷模 , 教师自身的思想意识 、 人 
格力量和道德品质作为一种包括或缺的教育资源 , 对学生发挥着直接的示范和影响作用 , 并 
影响着整个教育过程的成败。
(二)师生间的教育关系 
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中的主导层面 。 传统上 , 对于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 一 
直处于一种相互独立的紧张状态。一种是 “ 教师中心论 ”,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 
位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另一种是 “ 儿童中心论 ”,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以及 
学生的自主和自动,教将师置于辅助的地位。
(三)师生间的心理关系
二、小学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一般是由这样几个要素和方面构成:
互动的主体 —— 教师和学生。 
互动的基础和条件 —— 师生互动发生和存在的背景。 
互动过程 —— 师生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发生和存在的过程 , 这包括各自的认知 、 情感和行 
为等方面的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互动的结果 —— 师生对互动结果的认识 、 情感体验 、 满意程度以及互动中问题解决的效 
果等。 
第十章 小学儿童论 
第一节 现代儿童观 
一、不同儿童观的历史图景
二、现代小学儿童观 
鉴于对儿童观的不同论述 , 我们必须从现代的教育理论出发 , 从教育哲学 、 教育社会学 、 
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等方面全面考察,树立起现代的小学儿童观。

(一)小学儿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人
(二)小学儿童是一个成长中的未成年人
(三)小学儿童是一个有着独特精神世界的人
(四)小学儿童是一个有着特定责权关系的人 
第二节 小学儿童心理和社会特征 
一、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 sensorimotor stage )、前运 
算阶段( preoperational stage )、具体运算阶段(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和形式 
运算阶段(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 
下面就对小学儿童的心理特征作出描述 : 
6、 7岁 — 11 、 12 岁的儿童一般是在小学阶段,这一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大转 
折期 。 从这时起 , 儿童开始进入学校从事正规的 、 有系统的学习 , 学习逐渐成为儿童的主导 
活动 。 他们逐渐掌握书面言语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 此外 , 他们还有意识开始参加集体活 
动。 
从生理上看 , 小学儿童的身体发育处于平稳期 , 身高体重比以前显著增加 ; 骨骼肌肉有 
较好的发展 , 骨骼富于弹性 , 肌肉水分多 , 缺乏耐力 , 易疲劳 ; 心理血管发育尚未健全 , 神 
经系统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逐渐平衡。 
这些环境和生理的变化都会引起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新需要 。 在教育的影响下 , 他们的 
心理活动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小学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 1)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前进过程 , 每一 
个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逐渐地持续地发展着,由较低的水平向较高的水平发展; 
( 2)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性 。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顺序 , 整个心理发展有一 
定顺序 , 个别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顺序 。 如小学儿童的感知是从不 
精确到精确 ;记忆总是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 ;思维总是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等 。 
( 3)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 , 前后相邻的两个阶段总 
是有规律地更替着 。 前一个阶段往往包含着后一个阶段的一些特征 , 而后一个阶段又往往保 
留着前一个阶段的某些特征 。两个相邻的年龄阶段是互相联系的 ,又是有规律地逐步过渡的 。 
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作了准备,从而有规律地逐渐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 4)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 在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各个小学儿童之间 , 他们的

心理发展可能有显著的差别 。 这种差异是由不同的遗传 、 环境和教育等因素造成的 。 一般学 
生的发展需要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 , 但每个学生发展的速度 、 水平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千差万 
别。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特征:
( 1)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 2)小学儿童的人格发展 
( 3)小学儿童的行为发展 
二、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化是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 , 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 经由这一过程 , 社会化 
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复杂,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第三节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 
一、小学儿童兴趣发展与养成 
小学时期,正是一个人兴趣的发生与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兴趣,往往对人的一生 
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1.学儿童兴趣的产生 
兴趣来自两个方面 : 一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二是需要 。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 
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求知欲是人们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欲望。 
小学儿童的好奇心是很强的 , 他们对于许多事物都感到新鲜 、 有趣 , 从而趋向于接触它 
们、认识它们和掌握它们。
2.小学儿童兴趣的发展 
小学儿童入学后受到教育教学的影响 , 学习活动的兴趣范围逐步扩大 , 从课内的学习兴 
趣扩大到课外的学习兴趣 , 从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扩大到阅读文艺作品的兴趣 , 从对玩弄小 
玩具的兴趣扩大到对科技活动的兴趣等。
3.小学儿童兴趣的迁移 
小学儿童的兴趣还不够稳定,既可以很快地产生,也可以很快地消失。 
二、小学儿童习惯发展与养成
(一)小学儿童学习习惯养成
1.学会倾听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3.敢于提问的习惯 
4.与人合作的习惯 
5.自主读书的习惯 
6.认真书写的习惯 
(二)小学儿童行为习惯养成
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4.勤俭节约的习惯 
5.遵守秩序的习惯 
6.勤于动手的习惯 
7.锻炼身体的习惯 
8.讲究卫生的习惯 
三、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与养成 
小学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关键是要认真做到言行一致 、 校内外一致 。 根据小学儿童的心 
理特点 , 对小学儿童即使进行理想教育 , 也应该是具体可体验的 、 有生动榜样的 , 并能促使 
他们对今日的行为进行反思 、 激发他们继续努力 , 从而逐渐培养小学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 
小学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比较肤浅 , 容易表面化 。 同时 , 他们在道德判断上也由于理 
解的片面 , 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 : 喜欢强调行为的后果 , 如有的同学做好事 , 主动搞清洁卫 
生,但不小心打破了窗上的玻璃,别的同学就说他犯了错误。 
对同一动机不同后果的行为 , 小学儿童常常给予截然不同的评价 。 在判断对象上 , 小学 
儿童最初只会评价别人,然后才学会评价自己。他们评价的原则性较差, 
第十一章 小学教育实践论 
第一节 对教育实践的基本认识 
一、 教育实践的一般性质和特 点 
1. 情境性 
2. 智慧性 
3. 反思性

教育实践总是有一定的合理性标准 。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 主体这种合理性及其判断和 
取向的标准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 
一是传统型的合理性。二是情感型的合理性。三是理性型的合理性。 
二、 教育实践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小学教育实践的形态 
一、小学课程与教学
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 体现对知识 
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特征 。 
三、小学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 、 学习 、 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老师 , 是班级的组织 
者 、 领导者和教育者 , 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少先队组织的纽带 , 是学校校长 、 教导主任的 
有力助手,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调查研究学生情况。第二,组织管理班集体。第三,教育指导个别学生。第四 , 
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第五,制定班主任计划和总结。
(二)少先队工作 
中国少年先锋队 “ 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 , 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少先队的任务是团结教育少年儿童 
继承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 , 努力学习 , 锻炼身体 , 爱祖国 、 爱人民 、 爱劳动 、 爱科学 、 爱 
社会主义,立志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四、小学的家长工作和社区工作
(一) 家长工作 
1. 成立家长委员会 
做好家长工作 , 首先要有一个管理的机构 。 学校要有专门的领导负责家长工作 , 另外成 
立一支关心学校工作、热心为学校办事的家长队伍,即家长委员会。

⒉ 开设家庭教育讲座 
家长要使家庭教育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就必须了解孩子 ,使家庭教育的内容具有针对性 。 
3. 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由学校邀请全校学生家长出席的会议 。 一般先开会 , 后让教师以接待的形式与 
家长逐个联系 。 家长会上 , 学校向家长简要汇报学校近期的工作内容及重点活动 , 让家长全 
面了解学校工作,然后让各班的任课老师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 , 
可以促使学校和家庭双方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4. 设立 “ 家长开放曰 ” 
学校每周设立 “ 家长开放日 ”,邀请家长来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家长可以和孩子们在 
操场上做广播体操,也可以坐在孩子们的身边,一起听老师上课等。
5. 家访 
家访是学校与家长密切联系 , 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协调 , 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途 
径和形式。
(二)社区工作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 家庭 、 学校三方面的影响 , 因此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不足以教 
育学生,社区教育也相当重要,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提出过 “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 
“ 教学做合一 ” 的生活教育理论 , 学校应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 , 充分发挥社区作用 。 社区工 
作是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 
学校开展社区工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 。 第一 , 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 。 第二 , 利用社 
区资源开展实践活动。第三,协助净化社区环境。
五、小学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是实践性很强的研究领域 ,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 , 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进 
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还应该进行初步的教育研究的训练,培养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 
在小学教育研究中 , 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 、 问卷调查法 、 访谈法 、 文献法 、 实验法 、 
行动研究法等。 
小学教育研究的过程大致分为选择课题、查阅文献、制订计划、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 
形成结论六个步骤。 
第三节 小学教育实践智慧

一、小学教育实践智慧的含义 
教育智慧是由理性智慧和实践智慧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智慧 , 是沟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经验的桥梁。教育实践智慧是教育智慧的核心因素 。 
二、 小学教育实践智慧的特征
教育实践智慧表现在教师面对复杂 、 充满变化的教育教学活动 , 在问题情境中思考 , 敏 
锐把握教育教学活动发展的脉搏和契机 , 学习他人经验又突破陈规 , 既借鉴理论又不生搬硬 
套 , 创造新办法 , 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 教育实践智慧的丰富内涵决定了它内在的多方 
面特征,具体如下 : 
一是实践性。二是个体性。三是默会性。四是生成性。 
三、小学教育实践智慧的培育途径 
第一,树立职业理想,形成个人教育哲学。第二,坚持读书学习,汲取教育理论智慧 。 
第三,反思教育实践,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第四,开展交流合作,形成教育对话机制。 
第十二章小学教育发展与改革论
第一节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论 
一、小学教育改革
(一 )教育改革的概念
国外的研究者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如 ,“ 教育改革渐进论 ” 认为,教育改革是一个自 
然的演变过程 , 是教育进化的必然程序 。 而 “ 教育改革突变论 ” 则认为 , 教育改革是一个突 
变的过程,是一种飞跃 。“ 教育改革系统论 ” 则认为,教育改革是教育系统发生结构调整, 
以优化其各种功能的过程 。 而 “ 教育改革合理决策论 ” 认为 , 教育改革在本质上是使经验更 
加合理化的过程,包括各个方面决策的合理化。 
第一,教育改革具有价值性。
第二 , 教育改革具有主体性 。 第三 , 教育改革具有革新性 。 第四 , 教育改革具有社会性 。 
(二 )小学教育改革的性质与内涵
小学教育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一方面是自身性质 、 结构 、 功能 
等方面的改进 、 重组和提升的过程 , 同时 , 又是社会发展尤其是教育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发 
生变革和发展的积极反映。

二、小学教育发展
(一 )教育发展的概念
教育发展是与教育增长 、 教育变迁 、 教育改革等有所区别的一个特定概念 。 所谓教育发 
展 , 是整个教育系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 , 在总体上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 
的不断生成、变化和更新的过程。教育发展体现社会的一种进步,反映一种积极的取向。
(二 )小学教育发展的性质与内涵
小学教育发展首先包括数量和规模方面,即在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入学率、巩固率 、 
合格率等方面的进一步增长和扩展 。 目前 , 无论是世界还是我国 , 小学教育数量和规模的发 
展仍然有着很大的空缺。 
小学教育发展的另一方面,是质量的优化和提高。 
四、 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和课题 
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前期的小学教育改革 
二、 二战后的小学教育改革 
1. 教育民主化进一步推进 
2. 小学教育入学年龄和年限的改革 
3.课程、教学与教育手段的变革
三、面向新世纪的小学教育改革
1. 从战略高度和整体出发改革和发展小学教育 
2. 在数量发展同时更加重视教育质量 
3.课程改革是小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和重点
4. 教师成为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人物 
第三节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小学教育成为满足全体国民基本学习需要的全民教育
二、小学教育成为终身教育和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 
第一,终身教育的对象和范围不再是青少年儿童,即传统意义上的 “ 学生 ”,而是包括

成人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 
第二 , 终身教育的目的 , 在于鼓励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 , 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 强调 
学习者自身在教育中的地位和责任 ;注重掌握各学校领域的基本组成部分,尤其是它们的表 
达方式和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结论。 
第三 , 终身教育在内容上 , 不再是单一的和统一的 , 而是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 、 不同 
发展阶段,设置和提供适宜的课程和学习内容。 
第四 , 终身教育冲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体系结构 , 实现了教育的社 
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 
第五 , 终身教育在实施上 , 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和教师 , 而是主张利用 “ 生活教育 
者 ” 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充分开发、利用和整合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 
三、小学教育成为促进儿童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素质教育 
小学教育发展的个性化趋势,首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 
其次 , 小学教育发展的个性化趋势 , 是现代人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三 , 小学教育的个性 
化趋势,是教育民主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所谓个性 , 是指个体在一定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 ,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 通过 
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 。 
它包括个体的主体性、独特性、创造性等。 
第十三章 小学教育评价 
第一节 小学教育评价概述 
一、小学教育评价的概念 
教育评价则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 , 是对教育活动现 
实的 ( 已经取得的 ) 或潜在的 ( 还未取得 , 但有可能取得的 ) 价值做出判断 , 以期达到教育 
价值增值的过程。
二、小学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 
国外大量的专家投入研究教育评价,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一)心理测验时期
(二)目标中心时期
(三)标准研制时期
(四)结果认同时期

三、小学教育评价的功能 
教育评价的功能是指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 、 可以对教育对象产生影响或变化的功效与 
能力 。 教育评价的功能由教育评价系统的内部机制 、 结构决定 。 所有教育评价的功能随着教 
育评价自身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历史而不断改变,小学教育评价也不例外。
(一)预测功能
(二)导向功能
(三)鉴定功能
(四)激励功能
(五)改进功能 
第二节 小学教育评价的对象 
一、学校评价
(一)学校评价概述 
学校评价一般是指评价者依据一定的标准 , 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 , 对学校的一项工作或 
多项工作的显在和潜在价值进行判断,以便调整和控制学校工作的活动。
1. 学校评价简述
学校教育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行为,必须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为指导。 
2. 学校评价的基本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 , 学校评价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 从我国中小学实际情况来看 , 主 
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 1)按评价主体分类,可分为学校内部自评与学校外部评价 
( 2)按评价内容分类,可分为综合评价与专项评价 
(二)学校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学校课程评价是以学校课程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 本章节的课程评价是为实现 
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 、 范围 、 内容 、 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 课程及相应的环节 
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形式,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质量。
1. 评价目的 
2. 评价依据 
3. 评价内容

4. 评价类型 
(三)学校德育评价 
学校德育评价,可以分为德育管理工作评价和德育工作评价。 
1. 德育管理工作评价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评价 , 是以德育管理工作为评价对象 , 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 德育管 
理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取得德育实效的重要保证。
(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 2)德育队伍建设。 
( 3)德育制度评价。 
( 4)德育设施建设。 
( 5)德育基地建设。 
( 6)德育理论学习和教育科研。 
2. 德育工作评价
德育工作评价是指根据国家德育目标 , 运用科学的方法技术 , 系统地收集信息 , 对学校 
德育工作和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是学校教育评 
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水平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 , 是深化 
学校德育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实现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 1)德育课程设置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德育国家课程 、 德育地方课程 、 德育校本活动课程的设置等 。 小学阶段依 
托的国家与地方教材主要指《道德与法治 》《品德与社会》等,这类课程必须开足、开齐。 
( 2) 德育实施过程评价。
它是指对德育课程实施的过程进行评价 , 如组织是否合理 、 地点规划是否合理 、 人员安 
排是否合理、活动过程是否与主题吻合、学生活动是否丰富。
( 3) 德育工作实施效果评价。
它是指对德育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 。 这类评价不是单方面进行的 , 往往是根据一定的标 
准进行多方测评 , 如参与活动学生 、 家长 、 老师评价 , 参与组织的校方 、 合作的第三方机构 
进行评价。这类评价有的是定量的评价,有的是一种感觉式的口碑评价。无论哪一种评价 , 
都需要综合考虑,以利于今后德育工作的开展。
(四)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是指对学校完成的学科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 。 这类评价一般分为学校自评自测 
与上级教学主管部门的统一测评两种方式 。 学校对学业的自评自测包括阶段性测评 、 项目式 
测评 、 综合测评三类 ; 上级教学主管部门的统一测评包括期末学科统测 、 平时项目式抽测两 
类。
二、教师评价
(一)教师评价内容 
从教师的职责分析出发 , 教师评价一般包括素质评价 、 工作过程评价与工作成果评价三 
部分,是对教师进行整体或局部评价的依据。
1. 教师素质评价
教师素质评价包括教师的一般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 
( 1)一般素质评价。教师的一般素质,包括年龄、身体、气质、性格等 
( 2)思想素质评价。主要考察教师是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具有高度的政治 
觉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 是否热爱教育事业 、 热爱学生 , 是否遵纪守法 、 团结协作 、 以身作 
则、为人师表等。
( 3)知识素质评价。主要考察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是否具备一般的科学文化知 
识,是否具备从事教学的专业知识及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 4)能力素质评价。主要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否具备基本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否 
具备把握教材 、 驾驭教材的能力 , 是否具备了解学生 、 了解家长的能力 , 是否具备教育科研 
能力 , 是否具备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 面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样态 , 很多地方与学校还要考察 
教师课程意识与应用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等。
2. 教师工作过程评价
对于教师工作过程的评价 , 主要集中在对教师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外显行为的评价 , 目 
的在于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 提高质量 。 它一般包括教师工作数量的评价 、 工作质量 
的评价和工作态度的评价。
( 1)工作数量的评价,包括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德育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社会兼职工作 
量等。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指导课外活动等工作数量。
( 2)工作质量的评价,包括教学工作质量、考查成绩、听课评课、教改总结、教学科研效 
果等评价。
( 3)工作态度的评价,包括责任感、工作积极性、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评

价。
3. 教师工作成果评价
工作成果评价主要指学生在学习成绩 、 学习能力 、 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 家长 、 社 
会、同行对教师的评价。
(二)教师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方式 , 有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 ; 有自我评价 、 同行评价和领导评价 、 专家评价 。 
平时考核一般不作定性评价 , 定期考核又分半期 、 一年 、 三年等做法 , 教师评价一般是定量 
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三、学生评价
(一)学生评价的含义 
学生评价的评价对象是学生 , 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 、 家长 、 同学等 。 学生评价的目的是 
对学生现有水平进行一定的甄别 , 以利于学生行为自我改进 , 利于教育者调整教育方法 , 帮 
助学生改善学习。 
因此 , 学生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学生尽量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 不仅是对学生的 
学习成绩或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 更需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 , 关注学生情感 、 态度 、 价 
值观等情感领域的发展。
(二)学生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学生评价要按照一定的原则与方法进行,尽可能地用证据说话。 
1. 学生评价的原则
学生评价除了遵循教育评价原理中提到的方向性 、 可行性 、 过程性等基本原则外 , 更应 
该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为基本指向,遵循发展性、多元化、全息性、差异性等原则。
2. 学生评价的方法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学生评价可以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同伴评价和教师(家长 ) 
评价。
(三)学生学业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是指对学生个体学习进展和变化的评价 。 传统的学业评价都是以纸笔测试 
为主 , 以期末终结性评价为主 。 随着对核心素养 、 学力水平的关注 , 很多地区 、 学校在保留 
了纸笔测试的基础上 , 更加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 、 综合素养评价 , 不再以一次成绩作为终结

性评价。
(四)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 狭义的是指一个学科的综合评价体系 , 广义的指学生在校所有综合 
表现的评价体系 。 无论狭义还是广义 , 学生综合评价都不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 而是以过程 
性评价为主。其要体现出学科属性,更要体现学生个体的综合表现。 
总之 , 我们需要以现代教育为背景 , 客观评价参加教育的所有对象 , 包括学校 、 教师和 
学生。 
第三节 小学教育评价的原则和程序 
一、小学教育评价的原则 
小学教育评价必须具体 、 简明 , 直接指向具体教育评价活动的客体 , 它应该具备下列七 
大原则。
(一)动静结合原则
(二)可比性原则
(三)公开性原则
(四)可测性原则
(五)客观性原则
(六)科学性原则
(七)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原则
二、小学教育评价的程序 
小学教育评价的开展,包括准备、实施、信息反馈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 明确评价的问题 
2. 确定评价的目的 
3. 确定评价对象与评价内容 
(二)实施阶段
1. 自评 
2. 他评 
(三)信息反馈总结阶段

参考书目
1、 阮成武主编《小学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2、 刘华锦等主编 《小学教育概论》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4考研大纲: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 015教师教育学院 2.复试笔试科目小学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大纲的信息,尽在“考研大纲”栏目,希望对广大学子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标签: 重庆三峡学院2024年考研大纲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首页 报考 备考 院校 专业 复试 调剂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