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校资讯 > 考研大纲 >

2022考研大纲:沈阳师范大学2022年009教育硕士研究生院考研复试科目《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new》考试大纲

各位研友想知道2022沈阳师范大学考研各专业怎么复习?大纲是什么?请关注各院校2022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今天,考研营小编整理了“2022考研大纲:沈阳师范大学2022年009教育硕士研究生院考研复试科目《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new》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请持续关注!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045118学前教育【专业学位】

Ⅰ考试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考核学生在学习普通心理学、普通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等课程的基础上,更系统、全面地掌握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理解国内外教育家关于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实践活动及其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能分析并解决当前关于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基本问题。同时,考核学生初步掌握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理解近现代关于儿童发展的科学儿童观、教育观和发展观。

考试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发展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解释并描述个体发展的重要理论观点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等,具有相关的知识与科学的发展观、儿童观和教育观,对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2.掌握学前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课题,理解发展的原因及其复杂性,并运用相关理论对发展中的心理年龄特征与关键问题、儿童教育现实等状况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培养开放的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将知识运用实践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智慧。

3.理解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重要且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理解这些方法对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重要性,并能运用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与实施,进而应用到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创造性解决问题。

考试要求:

1.建立关于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一般认识与基本兴趣,掌握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理论体系,形成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必备知识基础与必要的理论修养。

2.培养关于学前教育学研究方向的基本兴趣与研究取向,能综合运用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现实中的问题。

II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范围

考试内容之一 学前儿童心理学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论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心理学;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学前心理学内容与任务;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原则、研究类型、具体的研究方法。

2.考核要求

识记与理解

学前心理学概念;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学前心理学研究内容;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迅速性与不均衡的表现;发展的整体性;发展的连续性;年龄特征的概念;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必要性、复杂性、划分的依据;发展的转折期与危机期;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最近发展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及主客观相互作用;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相互作用论。

(2)分析与应用

年龄特征;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最近发展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

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考核知识点

0-1岁儿童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特点;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条件反射对儿童最初生活的意义;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心理发生的标志;婴儿认识世界与人际交往的开始;满月到半岁婴儿心理发展的表现;手眼协调动作发展的阶段;半岁到周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2)分析与应用

条件反射出现的意义;心理发生的标志;手眼协调动作发展的阶段;手眼协调手的动作特点;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手的动作开始形成;分析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适宜的培养方案。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1.考核知识点

感知觉的概念与分类;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主要阶段;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学前儿童对物体的知觉;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幼儿观察的发展。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感觉的定义及分类;知觉的定义、分类及特点;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儿童视觉敏度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儿童听觉发生的标志;儿童听觉和视觉的协调活动;幼儿听觉的发展;儿童触觉的发生;手的触觉产生与发展的阶段;眼手协调产生的条件;听觉与触觉的协调;儿童痛觉的发展;学前儿童动觉的发展;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幼儿对物体属性感知标准的掌握;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儿童距离知觉的发展;视崖实验;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幼儿观察的发展。

(2)分析与应用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视崖实验等的应用。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注意

1.考核知识点

注意的概念与分类;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新生儿注意的发生与发展;1岁前儿童的注意发展;1-3岁儿童的注意发展;3-6儿童的注意发展。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相关理论;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定向反射;测量儿童注意的指标;习惯化;新生儿偏好表现;婴儿注意的选择偏好;经验在注意活动中的作用;客体永久性的认识与注意的发展;表象的发生;3-6岁儿童注意发展特点;幼儿无意注意的特点;幼儿有意注意的特点。

(2)分析与应用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经验在注意活动的作用;客体永久性的认识与注意的发展;3-6岁儿童注意发展特点及培养。

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1.考核知识点

记忆的概念及分类;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记忆的发展规律;3岁前儿童记忆发展特点;3-6岁儿童记忆发展特点。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记忆的定义、分类、作用;记忆在知觉、想象、思维、语言、情感、意志发展中的作用;记忆发生的指标;记忆发生的时间;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记忆的潜伏期;记忆提取方式发展特点;记忆广度;记忆内容发展变化;元记忆;记忆策略。

1岁前儿童的记忆;1-2岁儿童的记忆;3-6岁儿童记忆发展特点;幼儿无意识记发展的表现;幼儿无意识记效果的影响因素;幼儿有意识记发展的特点;记忆的理解与组织程度逐渐提高的表现;形象记忆;语词记忆;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发展的特点。

(2)分析与应用

记忆发生的指标;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幼儿无意识记发展的表现;幼儿无意识记效果的影响因素;幼儿有意识记发展的特点。

第七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1.考核知识点

表象的定义、分类与作用;想象的概念、分类、作用;幼儿想象的发生;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幼儿再造想象主要特点;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幼儿想象的夸张性;各年龄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表象、表象的概念;幼儿想象发生的年龄;幼儿想象的萌芽的特点;想象在幼儿生活中的地位;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幼儿再造想象的特点;创造想象发生的标志;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2-3岁儿童想象的特点;3-4岁儿童想象的特点,4-5岁儿童想象的特点,5-6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2)分析与应用

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2-3岁儿童想象的特点;3-4岁儿童想象的特点,4-5岁儿童想象的特点,5-6岁儿童想象的特点;能提出适宜的教育方案。

第八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1.考核知识点

思维的概念;儿童思维的发生;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幼儿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思维的定义及特征;思维的种类;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意义;儿童思维的发生的时间、标志。

儿童思维的发展趋势;思维方式变化的表现;思维工具变化的表现;思维活动内容变化的表现;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客体永久性;自我中心;运算阶段与前运算阶段的区别;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学前儿童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及特点;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学前儿童掌握空间、时间概念的特点;学前儿童掌握科学概念的特点;学前儿童判断、推理、理解的发展特点。

(2)分析与应用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趋势;学前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及表现;思维工具变化的表现;思维活动内容变化的表现;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客体永久性;自我中心;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学前儿童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及特点;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学前儿童掌握科学概念的特点;学前儿童判断、推理、理解的发展特点。能提出适宜的培养学前儿童思维力的教育方案。

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1.考核知识点

言语的概念;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和发展阶段;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生理基础;儿童对语音的掌握;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学前儿童对语法的掌握;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语言功能的发展;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言语的概念;言语的分类及特点;言语与语言的区别;言语的功能;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生理基础;表达性失语症;接受性失语症;传导性失语症;语言过程中的单侧化。

学前儿童对语音的掌握;语音形成的阶段;语音模仿的发展;语音发展的顺序;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语言意识的发生;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词汇数量的增加;学前儿童掌握各类词的顺序;幼儿各类词汇使用频率的特点;对各类词义的掌握趋势;学前儿童对语法的掌握;句型的发展趋势;语句结构的变化;语法意识的出现;对话语言的发展和独白语言的发生;情境语言的发生与连贯语言的发生;讲述逻辑的发展;对语言表情的掌握;口吃的心理因素;语言交际功能发展阶段;语言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内部语言的特点与发生;自言自语的形式;书面语言发生的时间;幼儿认字的特点;书面语言发展准备的表现。

(2)分析与应用

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学前儿童对语音的掌握;语音形成的阶段;语音发展的顺序;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学前儿童掌握各类词的顺序;幼儿各类词汇使用频率的特点;对各类词义的掌握趋势;学前儿童对语法的掌握;句型的发展趋势;语法意识的出现;讲述逻辑的发展;对语言表情的掌握;口吃的心理因素;语言交际功能发展阶段;语言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及现实应用;幼儿认字的特点;书面语言发展的准备的表现。

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意志的发展

1.考核知识点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情绪的发生和变化;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意志的概念;意志的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儿童意志的发生;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的分类;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情感的作用;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情绪的发生和变化;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与种类;情绪分化的相关理论;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幼儿愤怒的原因;情绪情感的发展水平;情绪自我调节的表现;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包括哭、笑、恐惧、依恋的发展;自发性的笑;诱发性的笑;依恋的含义、特点、阶段、模式;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意志的概念及作用;意志过程及意志品质;意志与情感、认知的关系;意志的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儿童意志发生的表现;儿童意志行动的萌芽;幼儿意志行动发展的表现;抗拒诱惑;延迟满足。

(2)分析与应用

情绪的发生和变化;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幼儿愤怒的原因;情绪情感的发展水平;情绪自我调节的表现;依恋的阶段、模式;学前儿童高级情感和意志力的培养。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1.考核知识点

个性的概念;个性形成的开始;幼儿个性形成的理论;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个性的涵义;个性的构成成分和个性特点;个性倾向性的涵义及在个性中的作用;气质的概念;性格的概念;能力的概念;能力的分类及结构。

个性形成开始的主要标志;列昂节夫的幼儿个性形成理论;巴若维奇的个性形成阶段的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自我意识的表现及形式;自我认识的发展;对自己身体认识的发展三阶段;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局限的表现。

切斯关于学前儿童气质的类型的划分;幼儿突出的性格特点;幼儿智力结构变化理论;儿童智力发展曲线。

(2)分析与应用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局限的表现。

切斯关于学前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幼儿典型的性格特点;幼儿智力结构变化理论;儿童智力发展曲线。能根据儿童发展的相关特点提出适宜的教育方案。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1.考核知识点

社会性的概念;父母的教养方式;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同伴交往的类型;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社会性的涵义;亲子交往的概念;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依恋的概念;依恋的发展阶段;依恋的类型;同伴交往的概念及作用;同伴交往的类型;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社会性行为的概念;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

(2)分析与应用

学前儿童移情的训练;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的塑造。

考试内容之二 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考核知识点

学前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学前教育。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学前教育学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夸美纽斯及其著作《母育学校》、《世界图解》;卢梭、欧文的学前教育思想;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幼儿园的创立、恩物、学前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蒙台梭利教学法,自我学习、环境教育和感官教育;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等。

中国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如颜之推、朱熹、王守仁、康有为、张之洞、鲁迅、蔡元培、陶行知、张雪门、张宗麟、陈鹤琴等人的学前教育思想。

(2)分析与应用

蒙台梭利教学法;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影响;新中国学前教育学的发展: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体系的建立;当代指导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法规文献;当代学前教育理论的科学化与本土化进程。

第二章 社会发展与学前教育

1.考核知识点

国外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蒙养院;蒙养园;幼稚园和幼儿园的诞生。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国外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背景和影响因素。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发展受政治影响,并为政治所决定。学前教育及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制约,而学前教育又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学前教育的实施既受当地文化传统的影响,又必须以当地文化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大众传媒等文化介质作为实施的重要依据。妇女解放直接影响学前教育,而学前机构教育的实施又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条件。学前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结构、区域布局等均明显受人口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现状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

(2)分析与应用

结合社会实际,分析学前教育受社会诸因素的制约。

 

第三章 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

1.考核知识点

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是学前教育的依据;学前教育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巨大力量;儿童观的概念;儿童观的演变和发展。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环境;学前教育;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学前期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内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儿童智力发展与智力测验;儿童情绪、个性、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和特点;不同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制约学前教育的难易程度、递进程度,使学前教育呈现出阶段性和多样性。早期经验剥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学前教育与儿童能力的产生和发展。学前教育对缺陷儿童的影响:补偿教育;全纳教育;缺陷儿矫治。儿童观的发展。

  (2)分析与应用

儿童观的演变和发展及启示;现代儿童观的新观念与新趋势。

第四章 幼儿园教师

1.考核知识点

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师幼关系。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教师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特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主要内容。

(2)分析与应用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学前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优质师幼关系及其培育。

第五章 学前教育目标

1.考核知识点

学前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机构的类型,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学前教育目标价值取向,学前教育目标体系;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及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具体内涵。

(2)分析与应用

领会《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运用相关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目标进行评价。

第六章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1.考核知识点

幼儿园体育的内容与方法,幼儿园体育指导的原则。幼儿园智育的内涵,幼儿园智育的内容与途径。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幼儿园德育的内容与实施。幼儿园美育的概念,幼儿园美育的任务与实施。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全面发展各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理解全面发展各方面教育活动组织实施与培养的方法。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理论。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2)分析与应用

能结合实践理解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对学前教育实践进行评价。游戏条件的创设;玩具的价值、分类与选择;幼儿园不同类型游戏的设计、实施与指导。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保教要求和组织与指导。幼儿园利用社会资源,制定有效开展教育活动的方案。

第七章 幼儿园课程

1.考核知识点

课程的内涵;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历程;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础;幼儿园课程编制的过程;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形式;学前教育课程的评价;国内外幼教课程模式。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问题,如内涵、特点等。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历程,如五指活动课程。明确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础和基本过程。国内外幼教课程的模式,如认知理论的学前教育方案:开端计划及其发展演变;BANKSTREET(银行街)课程模式及其内涵、理论基础;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方案教学);全纳幼教方案等。

(2)分析与应用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及具体步骤;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社会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的目标和指导要点设计具体的教育活动。同时,能设计科学的单元主题活动方案;游戏活动方案;区域活动方案等。

第八章 幼小衔接

1.考核知识点

幼小衔接的意义;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幼儿园为儿童入学做好准备工作。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幼小衔接的原则。幼儿园为儿童入学做好准备工作。

  (2)分析与应用

分析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能针对性的提出全面的入学准备和专门的入学准备对策。

第九章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1.考核知识点

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大众传媒与幼儿园教育。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幼儿园的家长工作的意义;幼儿园的家长工作的目的和内容;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基本原则;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基本方法。幼儿园社区工作的意义;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途径;幼儿园的社区工作的基本要求。幼儿图书、报刊与幼儿园教育;幼儿广播、电视与幼儿园教育;网络与幼儿园教育。

(2)分析与应用

结合实际,能提出适宜的教育方案。

第十章 学前教育研究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发展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和教育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流程;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婴儿研究中的常用方法:视觉选择法;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条件反射法等。识记并理解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实验法;作品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理解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流程包括选题阶段、研究设计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撰写研究报告阶段和总结与评价阶段。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2)分析与应用

运用相关的研究方法设计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具体研究方案,分析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相关的儿童发展理论进行评述并提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Ⅲ试卷内容结构:

一、概念题

二、简答题

三、论述题

四、案例分析与设计题

Ⅳ参考书目:

1.但菲,冯璐.儿童发展[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虞永平,王春燕主编.学前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著.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牟映雪.学前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2考研大纲:沈阳师范大学2022年009教育硕士研究生院考研复试科目《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new》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沈阳师范大学2022年考研大纲的信息,尽在“考研大纲”栏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标签: 沈阳师范大学2022年考研大纲

推荐课程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首页 报考 备考 院校 专业 复试 调剂 问答